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5年发展预测》(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7)(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24年旅游经济步入从快速复苏新阶段到繁荣发展的新周期,2025年旅游经济主要指标有望创新高。
蓝皮书显示,2024年旅游经济步入从快速复苏新阶段到繁荣发展的新周期。全年旅游经济景气指数同比上升2.1%,处于景气区间,从分季度指标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4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增长60.8%,其中外国人2694万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496万人次。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8%。通过免签入境外国人20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2.3%。内地居民出境14589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14015万人次,赴港澳台出境9712万人次。
蓝皮书显示,“两季七节”彰显旅游市场活力。暑期(6至8月)全国国内出游人数达19.49亿人次,同比增长6.0%;出游总花费达1.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出游距离、游憩半径和游客满意度均创下历史新高。2023—2024冰雪季,全国冰雪旅游首次超过4亿人次,收入达5500亿元。冰雪旅游休闲正在形成东北、华北、西北“三北之弧”,走向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川渝、中原城市群“多点连片”的新空间格局。2024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假日城乡居民日均出游人次全面超过2019年,春节、国庆等5个假日人均旅游花费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蓝皮书显示,签证、消费和支付便利化推动了入出境旅游市场超预期增长。我国针对外籍人员来华出台了一系列便利措施,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入境游客数量实现了超预期增长。出境市场中香港和澳门地区保持基础市场地位,东南亚、东亚近程出游为主的市场格局没有改变,“一带一路”沿线目的地特别是西亚、北非地区增长明显。
蓝皮书还显示,新质生产力助力旅游投资和市场主体创新。2024年,旅游集团20强营业收入合计5731亿元,同比增长4.3%;平均营业收入286.55亿元,同比增长3.9%。在过去一年里,一批以科技和创新为驱动,具备引领性、成长性和价值感的先锋企业迅速崛起。
蓝皮书提到,稳步提升的游客满意度承载了人民群众的旅游获得感。202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80.91,同比增长1.1%,处于“满意水平”。入境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81.85,同比增长4.8%。其中,港澳台入境游客满意度80.36,外国入境游客满意度82.06,外国游客入境旅游体验提升显著,同比增长8.1%。出境旅游市场全年游客满意度80.06,同比下降2.8%。
蓝皮书预测,综合研判城乡居民出游意愿、旅游供应链恢复程度、旅游投资创新、游客预订和旅行商采购指数等先行指标,以及旅游市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等趋势性指标,2025年旅游经济预期更加乐观,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总花费以及入出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等主要指标有望全面创下历史新高。
蓝皮书还认为,2025年旅游工作将以“扩内需、振消费、深融合、高质量”为发展主线,应做好暑期及假日旅游的优质供给,夯实旅游经济“高开高走”的市场基础。推进普惠旅游,发展品质旅游,多措并举保障城乡居民的旅游权益。完善旅游强国的目的地城市与乡村、旅游项目投资与服务品牌支撑体系。进一步扩大对外对内开放,提升入境旅游和消费便利化水平。完善旅游法规体系,提升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