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5-00262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16号建议的答复函
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16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2025-08-27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B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219号


王浩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第71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实施,以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为抓手,以文旅行业品牌创建为牵引,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旅游发展基金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持续推进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旅游服务中心布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全省旅游公共服务便捷化、智能化、体系化程度不断提升,进一步满足了大众旅游消费多样化、出游个性化、需求品质化的发展趋势。

一、关于“设立政府专项资金或者发行陕西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用于支持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的建议”

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加强与省发改委、财政、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各职能部门在融合发展基础设施资金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每年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对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予以专项支持,着力补齐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提升中的短板弱项问题。近三年来,省级旅游发展资金共投入3.595亿元,支持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503个。2025年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4644万元,用于专项支持50个旅游重点村、沿黄公路和秦岭深山公路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及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推出“文旅贷”项目。依托“政府增信、批量对接、风险分担”的模式引导金融资源向文旅中小微领域配置,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及重点产业链链属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自工作开展以来,15家合作银行已累计向全省文旅企业发放贷款10.32亿元,有效支持全省文旅产业发展和基础服务设施改造提升。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出台支持政策文件、完善奖补措施等方式,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渠道;持续做好“文旅贷”项目协调对接工作,推动全省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提升改造。

二、关于“在主要旅游区域设立旅游服务中心、提供信息咨询、导游服务、休息区等,提升游客的整体体验的建议”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推进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工作,重点依托交通枢纽和重点旅游集散地,构建陕西旅游集散中心四级网络。在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西安站及城市客运站建成一级旅游集散体系,打造辐射全国的旅游交通枢纽;在宝鸡、渭南、延安、榆林、汉中等地布局二级旅游集散网络;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县级旅游集散网络建设,建成商南县、西乡县、大荔县、眉县、耀州区、汉台区等一批功能完善的集散中心,打造了华山、太白山、金丝峡等重点景区集散地,旅游集散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全省11个市(区)、5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5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均依托高铁站或汽车站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持续推进主要旅游目的地交通枢纽、旅游步行街区及高A级景区等游客集中区域的旅游咨询网络建设,逐步形成涵盖服务点、服务站和综合型服务中心等多层次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整合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景区游客中心等服务设施,建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火车站、高铁西安北站、钟鼓楼广场、大雁塔北广场以及宝鸡、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商洛等一级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19个;各市在机场、客运站、高铁站、中心广场、高速公路入陕第一服务区等地建设二级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56个;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景点、知名商业街、城市公园等地因地制宜建设三级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675个,基本实现了旅游城市、旅游线路、旅游景区信息咨询服务全覆盖。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认真贯彻文旅部会同相关部委印发的《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认真调研起草我省《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与社会公共服务有机衔接,与公共文化服务有机融合,引导信息咨询、导引、休息驿站等向社区、郊区、乡村延伸,覆盖游前、游中、游后的旅游全过程,向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游客群体倾斜,实现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全程全主体覆盖,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三、关于“建立旅游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机制,确保设施的良好运行和维护,提升游客的满意度的建议”

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陕西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照“注重基础、突出重点、着力指引、务实求效”的管理使用原则,以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依托A级景区评定、乡村旅游示范镇村、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评定等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服务功能的完善提升。同时,突出重大假日时段,围绕隐患排查、产品供给、文旅消费、文明旅游、市场秩序等方面,统筹安排市场监管、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各地的工作指导。创新开展“三秦四季、暖心工程”,完善人性化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扎实开展旅游厕所“暖馨”工程和服务质量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旅游厕所达标评定,通过旅游厕所智慧化提升,适老、适幼、助残等便利化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等方式,不断提升旅游厕所服务水平。成立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工作专班,强化旅游服务质量标准落实、提升旅游服务投诉建议办结质量,扎实推动全省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和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聚焦群众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因地制宜制定提升全省旅游基础设施的针对性政策文件,发挥旅游发展基金的示范引领作用,压实各级政府部门主体责任,加大对陕南、陕北地区尤其是乡村旅游点公共服务项目的倾斜支持力度。强化交旅融合,推进市、县域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一体化全要素(包括景区、交通、餐饮、住宿、投诉、救援等)建设,加大城市绿道、自驾车旅居车营地、露营基地、旅游风景道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再次感谢您对陕西文旅产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8月25日


(联系人:张俊锋 电话:1580921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