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217号
刘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文旅企业知识产权资本化、开启产业融资新航道的提案》(第53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文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在文旅领域的深度释放与高效转化”的建议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陕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不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特别是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先后印发《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等,在政策层面强化文化和旅游领域知识产权工作,提高知识产权管理
能力和运营水平。二是全力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支持《安康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汉中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商洛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制定实施,首次进行文化领域协同立法的实践探索,实现全国首次针对民歌开展地方立法。三是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文化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紧密结合,配合推进重点网络领域版权专项整治,定期公布版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探索完善文博单位文创产品版权保护机制。四是持续举办文旅领域干部职工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班,面向文旅经营者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免费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2万余份。五是“打造‘咸阳茯茶’品牌,壮大非遗产业版图”入选2024年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十大典型案例。“西安城墙整体高精度实景模型数据”入选第二批全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十大典型案例。厅相关处室及个人分别荣获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
二、关于“优化我省知识产权金融政策框架,推动文旅行业知识产权融资渠道的畅通拓展”的建议
年初,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印发了《陕西省知识产权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共包括12项内容,从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保险发展、支持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优化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服务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我省知识产权金融支持体系。我厅在下一步工作中将指导各地文旅部门加强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沟通联系,引导文旅企业用好用足相关财税金融政策。
三、关于“推动金融创新与合作,促进文旅金融体系多元构建,提升企业融资效能”的建议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联合各方,聚焦文旅产业链建设和企业需求,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一是前期联合12部门联合印发了《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财税金融政策措施》,支持文旅企业以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和项目未来收益权提供质押担保以及第三方公司提供增信措施等融资。对文化旅游产业贷款进行了贴息支持。二是制定了《陕西省文化和旅游企业银行贷款(文旅贷)风险补偿实施细则》,推动银企合作,引导金融资源向文旅中小微领域配置,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及重点产业链链属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三是与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联合印发《陕西省深化“货币政策工具+产业链+财政政策”工作方案》,支持包括文化创意、出版发行等8条文旅重点产业链建设,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投放导向,提高信贷投放额度。
四、关于“完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载体建设,促进文旅行业资本高效流通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推动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联合共建,签署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在数据共享、人才培养、活动开展、服务创新等领域展开合作,拓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深入开展普惠服务。创建期间,陕西省图书馆积极联合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陕西融盛知识产权平台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利用各自数据信息资源优势,在专利、商标、文献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宣传、知识产权相关会议、沙龙、赛事方面加强合作,探索创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模式。引导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拓展发明创造实践,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作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水平。省图书馆配合省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举办“让梦想开花 为创新赋权”知识产权主题活动,线上线下同步推出知识产权科普展,累计10万余人参加活动,主流媒体广泛宣传。
文化和旅游领域知识产权工作覆盖文旅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使用、交易全链条,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落实代表委员提案建议,推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一)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强化普法宣传和积极引导,邀请专家为文旅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讲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和政策,提高全省文旅领域知识产权运营管理能力,努力营造文旅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浓厚氛围。
(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保障省图书馆“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验收完成,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激励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升级、扩大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盘活文旅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用足用好“文旅贷”“秦知贷”等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相关企业等各方业态积极参与,开展文旅知识产权产融结合模式探索。
(四)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出版物市场整治,严厉查处各类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加强对艺术品展览展销、拍卖预展等活动监管,严查艺术品市场内容违规问题。深化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清浊行动”,净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
(五)推动非遗知识产权转化利用。有效利用并不断优化“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研究,让非遗与知识产权有效衔接、互为补充、协调发展,助力文化强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感谢您对陕西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8月21日
(联系人:任杰 联系电话:029-8526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