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5-00259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72号提案的答复函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72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8-14
来源:财务处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B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211号


中国致公党陕西省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推广秦绣文化、推动陕西文化传承创新的提案》(第472号)收悉。提案深刻洞察秦绣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贵委对秦绣当前面临的困境分析到位,提出的四条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现针对提出的建议逐条答复如下。

秦绣起源于陕西省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经过数十载积累,如今秦绣已发展出400多种针法,通过不同的针法组合,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图案效果。秦绣(穿罗绣)于2013年被列入陕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一、关于推动秦绣产业链发展,促进茧蚕业与秦绣有机融合的建议

陕西是我国蚕桑业的发源地之一 ,安康石泉的植桑养蚕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已被推荐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我厅将持续推动“茧蚕+秦绣”融合发展,在安康、汉中等传统茧蚕产区,指导培育集蚕种培育、蚕丝加工、秦绣创作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形成“企业+合作社+绣娘”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邻近行政村发展订单式茧蚕养殖。同时利用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的省级重大经贸活动,以及深圳文博会、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重点文旅展会举办时机,邀请相关秦绣企业参展,展示展销宣传推介其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关于建设秦绣文化产业园,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直重视陕西刺绣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2025年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宝鸡市30万元用于开展非遗刺绣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交流展示活动,支持咸阳市武功刺绣40万元用于精品创作和新品研发,支持汉中市镇巴刺绣15万元用于传承培训和文创开发。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多次组织刺绣项目参与文旅部组织的各项刺绣类技艺展以及其它各类综合展示活动,取得了较高的社会赞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2023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认定了陕西省省级劳务品牌20个,其中包含千阳绣娘、武功绣娘文化旅游类劳务品牌。

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构建秦绣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一是推动建设中国秦绣文化产业园,集中展示秦绣历史、技艺及大师作品,设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引入服装、文创设计企业,开展秦绣元素与现代服饰、家居用品的跨界研发。二是推动地市特色园区联动,在咸阳、渭南等地建设秦绣工坊集群,承接产业园订单加工,形成“核心园区+分散工坊”的生产网络。三是促进“秦绣+”融合发展,在园区内设立文旅体验区,开发秦绣主题研学课程,游客可参与养蚕、缫丝、刺绣等体验活动;联动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等单位,将秦绣技艺与文物元素结合,开发“秦俑纹样绣品”“碑林书法绣卷”等文创产品,形成多业态协同的产业生态。

三、关于助力秦绣人才培养,夯实产业发展根基的建议

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破解秦绣传承断层问题。一是实施秦绣人才培育计划,在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开设秦绣设计与工艺课程,培养具备现代设计理念的专业人才;在宝鸡千阳职业院校试点开展绣娘学历提升课程,对从事秦绣创作的妇女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培养50名中级以上绣工。二是建立大师带徒传承机制,遴选国家级、省级秦绣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给予一定的带徒补助,要求每位大师至少培养2名青年传承人,并定期举办“秦绣技艺大赛”,选拔优秀青年人才。三是组建秦绣创新智库,聘请国内非遗保护、服装设计、市场营销等领域专家学者,为秦绣技艺创新、产品研发提供指导,引导产业科学发展。

四、关于推动秦绣品牌走向世界,讲好陕西故事的建议

坚持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提升秦绣文化国际影响力。一是打造秦绣品牌,统一品牌标识、包装设计和质量标准,授权优质企业使用,通过央视、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及抖音等平台,推广“秦绣——指尖上的陕西记忆”主题形象。二是拓展国际交流渠道,组织秦绣企业参加米兰设计周、巴黎时装周等国际展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秦绣文化展”,展示秦绣与青铜器、兵马俑等陕西文化符号结合的创新作品;与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合作,设立秦绣体验区,让外国游客现场体验刺绣技艺。三是创新“秦绣+故事”传播模式,拍摄《秦绣百年》纪录片,记录技艺传承故事;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与秦绣传承人合作,推出“秦绣+时装”跨界系列;在海外文化艺术中心开设秦绣体验课程,将其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让秦绣成为世界认识陕西的“文化名片”。

下一步,我厅将从三个方面做好支持推广秦绣工作:一是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强非遗工坊建设,以传统工艺项目为重点,加强跨界合作,推进秦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更快地融入现代社会、服务现代生活,形成地域文化品牌,进一步提高西秦刺绣知名度。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将劳务品牌与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作用,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技能人才;三是支持秦绣开展各类文创产品研发,丰富产品内容,提升市场认可度和美誉度,支持参与国内各类重大展示活动,聚力品牌化发展,不断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

感谢中国致公党陕西省委员会对陕西文化旅游事业的深切关注与宝贵建言。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8月14日

    

(联系人:周颖 电话:029-8526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