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199号
张仁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5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我省迈入老龄化社会,银发旅游者休闲时间充裕、资金保障充足、出游意愿明显,与假日井喷式旅游形成很好的互补,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省文化和旅游厅针对银发文化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不断优化文旅产品供给,推进适老化服务提升,激发老年文旅消费活力。
一、提升老年文旅产品供给质量
一是打造生态康养旅游产业链群。我们以陕南三市、西安、铜川等地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康养特色产业群建设,临潼、耀州、留坝、石泉、丹凤等很多县区已经逐步成为老年人康养度假的重要目的地。二是推出老年旅游精品线路。我们推出了山水、乡村、寻根、红色、文博、非遗、演艺、康养、温泉、研学等10条银发旅游精品线路。三是开行银发旅游专列。我厅联合民政、铁路西安局出台了《陕西省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实施方案》,1-7月陆续错峰开行西安至港珠澳、东北、新疆、环秦岭、耀州、陇县等旅游列车118列,服务游客9.2万人。四是丰富老年文化生活。2024年,组织开展各类敬老文化活动520余场、戏曲进乡村演出1.2万余场,陕西群众文化节、陕西阅读文化节、省戏曲研究院 “天天有秦腔”活动、西安演艺集团 “国韵秦风”秦腔展演周等一系列活动服务老年人31余万人次。五是支持老年人文化传承。完成60岁以上国、省级非遗传承人记录300项,组织陕北老腰鼓、陕北说书、华阴老腔等很多老年传承人带队走出国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六是持续开展文旅惠民活动。我厅每年统筹专项资金6000万元,通过陕西文旅惠民平台,推出惠民演出、景区福利等惠民举措,目前我省有3万多60岁以上老人注册惠民平台公众号,文旅消费享受4至8折优惠。七是推进文旅场所适老化改造。不断完善A级旅游景区无障碍步道,适当增加旅游厕所数量,增设老年语音导览和大字版指示牌,游客中心设立爱心休息区。持续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适老化改造,配备老年阅览室、无障碍设备、咨询引导服务台等设施。旅游列车采用全列软卧设计,加装车厢防滑地板、可调节座椅、“防夹”装置、紧急呼叫系统,增设临时医务间。
二、存在问题
目前,银发经济处于初级阶段,总体上对老年人在文旅消费、文化传承、文旅就业等方面的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入,产业体系总体不够完善。在顶层设计方面,欠缺专项规划、政策聚焦度不精准,统筹调动市场、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的举措较少。在产品供给方面,市场细分研究不够,产品研发投入不足,业态供给不够精准。在基础设施方面,老年旅游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完善,适老化改造力度不够、配套设施供给不优。在文化活动方面,对老年人需求调研不够充分,文化下乡、文化惠民实际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对老年名人文化价值挖掘不够。在宣传推广方面,对老年人文旅消费习惯、规律、产品喜好等市场调研不够充分,针对老年人的专项推介和消费活动较少。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健全老年旅居产业顶层设计。将老年文旅消费纳入全省文旅产业“十五五”规划,出台促进老年文旅消费政策举措,持续推进生态康养特色产业链群建设,联合省民政厅在条件较好的临潼区、汉台区、耀州区、留坝县等开展省级旅居养老试点县建设,培育一批“养在陕西”旅居示范品牌。二是扩容银发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一批老年旅居康养项目,打造一批康养旅居类景区、度假区、旅游村、民宿。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企业投资运营旅游列车,按照旅游列车等级标准,推进列车设施适老化改造,推动重点景区、民宿等适老化改造,协调列车与景区推出优惠套票。三是强化老年旅游产品宣传推介。老年旅游精品线路和老年旅居精品、新品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省旅游宣传营销计划,组织开展一系列老年文旅促消费活动,推进老年旅游线路产品进老年大学、进社区、进街区。四是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公共文化场馆适老化改造,增设老年休闲娱乐设施,持续推进陕西省群众文化节、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天天有秦腔”等品牌活动,排演一批适合老年人阖家同享的文艺演出剧目,陕西文旅惠民平台针对重要节日推出针对老年人的文旅惠民产品,丰富老年文化供给。推广安康市“艺养天年”文化养老志愿服务模式,组成志愿演出小分队,走进养老院和乡村,给老年人和不方便出门人群送去文化演出。五是引导老年人有序从事文旅产业。支持文化旅游素养深厚、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通过考试获得导游证、讲解员证等,从事导游服务、讲解服务。支持老年艺术工作者、老年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等在乡村、城市设立工作室,推进文化艺术赋能城乡发展。邀请一批老年名人,组织文化传承、艺术鉴赏大讲堂,担当陕西文旅推荐官。
感谢您对陕西养老旅居产业的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8月11日
(联系人:安斌 电话:029-878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