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5-00241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17号提案的答复函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17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8-11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B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198号


王晓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繁荣沿黄公路秦东段文旅产业的提案》(第81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沿黄公路秦东段文旅产业发展纳入省‘十五五’规划”

一方面,沿黄旅游带一直是我省重要的文化旅游廊道,全省每个五年文旅规划中均将沿黄旅游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一以贯之打造沿黄文化旅游高地。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之年,《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首次被列入省级重点专项规划,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指示精神,高标准完成沿黄区域文旅资源普查,将沿黄公路秦东段文旅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章节纳入“十五五”规划。另一方面,按照文旅部《旅游风景道等级划分标准》,我厅加强与省交通运输厅合作,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共同建设黄河

旅游风景道,联合签订《旅游风景道建设协议》,制定《沿黄旅游风景道提升方案》,为渭南市申请国家旅游发展资金补助300万元,支持做好沿黄国家旅游风景道渭南示范段建设。随后将谋划推进一批沿黄旅游带建设项目,以突出黄河区域人文特征和旅游特色为导向,有效串联乾坤湾、壶口、白云山、司马迁祠、华山等沿黄区域核心旅游资源,设计亲子游、银发游、研学游等沿黄旅游新产品,系统考虑沿黄公路交通运输、水电气网、旅游休闲等基础设施,完善沿途景观、服务驿站、交通集散、旅居自驾、标识标牌等服务业态,不断提升沿黄旅游带交通便捷性、旅游体验性和文化感知度,共同将沿黄公路打造成国家级旅游风景道,将黄河文化旅游带建成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关于“探索设立黄河文化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来,河南、山东等省依托高校学术研究资源先后成立黄河文化研究中心,挖掘、保护、传承黄河流域文化。我省沿黄区域文化资源丰富,荟萃了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我们将在认真落实《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规划》基础上,依托我厅与省内3所高校成立的陕西省乡村文化旅游研究中心、非遗保护研究中心、西安鼓乐研究院,分类研究沿黄区域文化资源,适时与有关高校成立陕西黄河文化研究中心,设立专项课题,举办论坛、研讨会、非遗大会等,系统挖掘我省黄河文化内涵。同时,针对黄河文化的创新表达,我们将依托壶口、乾坤湾、华山、司马迁祠、韩城古城、洽川湿地、黄河文化博物馆(佳县)等重点景区景点,实施新型业态提升计划,建立“VR/AR+”、动漫游戏、产业园区等发展体系,加大沉浸式体验、数字文旅、国风旅拍等项目布局,打造黄河文化新IP,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陕西篇章。

三、关于“加强工作规划指导”

“十四五”期间,省发改委牵头,我厅作为配合单位,深入推进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沿黄旅游带新增了壶口、乾坤湾等2个5A级旅游景区,新建了佳县黄河文化博物馆、路遥书院、陕北民歌博物馆等文化精品。今后,我厅将黄河文化旅游代表性项目纳入“十五五”重点产业链项目库,创新招商引资和政银企对接,建立难题协调机制和增量储备机制,引导省属文旅龙头企业和国内外优质文旅企业投资沿黄旅游带建设,推进在建项目“能快则快”、谋划项目“实之又实”,将沿黄高品质文旅资源转变成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同时,将沿黄旅游纳入全省宣传营销计划,在各大重要旅游展会和媒体平台进行专题营销推广,举办更多沿黄旅游促销费活动,出台“引客入陕”奖励增量政策,完善省文旅惠民平台运营机制,联动省、市推出跨区域文旅消费惠民卡(券)和旅游年卡,支持渭南与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等市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向沿黄旅游带引流更多游客,不断厚植沿黄旅游产业基础,打造黄河人文生态旅游胜地。

感谢您对陕西文旅产业的关注、支持和建言!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8月11日

(联系人:安斌 电话:029-878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