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193号
吴志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陕西省文旅行业发展的提案》(第75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加快建设文旅强省为目标,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决策部署,布局建设八条重点文旅产业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文化旅游助推全省经济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您在《提案》中指出陕西文旅产业发展存在“项目创新,旅游配套、宣传方式”等方面不足,近年来我厅着力从以下方面,构建产业体系、优化产品供给、完善旅游配套、加强宣传营销。
一是突出政策引领,构建产业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链式发展的决策部署,近年来先后制定《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关于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陕西省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陕西省打造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我省支柱性产业。布局旅游景区与线路、文娱演艺、文化创意、商旅名街、会展经济、体育赛事经济、出版印刷发行、乡村旅游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群,聚焦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目标,开展跟着“演艺、民宿、文博、诗词、美食、赛事”游陕西暨产业链群推进活动,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2024年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总营收8648亿元,同比增长11.88%。
二是强化品牌培塑,优化产品供给体系。印发《陕西省贯彻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统筹全省旅游资源,构建点状辐射、带状串联和网状协同的“一核三区六带”旅游发展新格局,稳步推进西安市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十四五”期间,我省新增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家、4A级旅游景区46 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旅游休闲街区6家,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1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17家、旅游休闲街区13家。同时,成立厅高质量项目推进年领导小组,成立厅重点项目建设专班,着力谋划推进建设全省重点文旅产业链项目,逐链群梳理建立“招商树图”和“产业图谱”,制定招商引资项目清单,指导各市突出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项目差异化竞争力。打造了西安太古里商业综合体、宝鸡茵香河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项目、铜川陈炉古镇陶瓷文化数字体验中心项目、渭南明清科举文物展数字化建设项目、《尘封的帝国—秦始皇陵》X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西部国际短视频拍摄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文娱演艺、商旅名街等优质在建项目,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截至今年6月,“四个一批”项目共计1668个,总投资3659.87亿元,其中,谋划项目659个、储备项目364个、开工在建项目574个、投产项目71个。
三是完善旅游配套,优化服务质量。推动完善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游客服务中心、通景道路、旅游停车场(含公共充电桩)、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游客综合接待服务能力。成立厅服务质量专班,开展全省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旅游者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消费权益。成立陕西省入境旅游发展工作专班,出台入境旅游奖励措施,加快建设国际旅客综合服务平台。召开入境旅游市场座谈会,开展入境游客抽样调查,利用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柏林展、伦敦展开展问卷调查。制作英、日、韩、俄文240小时过境免签旅游宣传册,在边检入境现场投放。推动建成6个重点景区支付服务便利化示范区,在全省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点累计布设1975台POS机和51个外币兑换点,不断提升外国游客支付便利化水平。
四是加强宣传营销,释放消费潜能。制定《陕西省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方案》,持续提升“三秦四季”陕西文旅品牌影响力,指导各市结合文旅资源优势,针对游客细分市场,逐季度推出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文旅活动、消费新场景,联合在线旅游平台、金融机构、重点企业推出主题特色旅游线路和促消费措施。2025陕西省暑期文旅消费季活动期间,推出1216项2792场文旅活动,5大类、111条精品旅游线路。上半年,指导各市赴周边8省市,以及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等重要客源地开展旅游推广营销活动80余场,来陕旅游人数显著提升。组织重点文旅企事业单位赴土耳其、南非、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文旅宣传推广活动,达成100多项合作协议。上半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国内游客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6.03%、8.10%;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入境游客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55.11%、46.76%。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您在提案中针对“对境内外旅客市场开展深度调研,打造统一文旅品牌,文旅带动百业,数字化与文创升级,善用港澳国际平台”等方面提出的建议,我厅将积极采纳,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境内外游客抽样调查。在陕西省入境旅游发展工作专班领导下开展入境旅游发展工作,对来陕游客数量和细分市场开展分析,为文旅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利用厅境外社交媒体平台英、日、韩语11个官方账号“游陕西”对粉丝数据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接待境外旅行商、媒体代表来陕踩线洽谈等活动,深入调研分析,了解入境旅游新动向。指导市场主体,按照年龄、客源地、消费能力等深耕细分市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供多元化文旅产品供给。
二是坚持“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充分把握现代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特点,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开工(建设)、投产各环节工作,从供给侧持续发力,通过政策优化、资金引导、产品提升,做好“硬支撑”与“软服务”协同升级,推动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强化文化创意、音乐、影视、动漫、网络文学、工艺美术等文化业态与旅游融合,推动旅游与教育、体育、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和旅游与农业、工业、 商务等融合发展。培育现代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成长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引导大型旅游企业、链主企业创新发展,发挥龙头牵引带动作用。
三是推动文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化赋能文创产业,实施“文化陕西”IP培育计划,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文物数字产品。鼓励博物馆等文化文物单位和互联网文旅企业合作,创新利用虚拟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裸眼 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增强“文化陕西”创意产品的承载力、展现力和传播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VR、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创新文旅场景构建,提升文旅消费体验,推动智慧文创、沉浸式文旅、虚实场景等技术在传统文旅领域的集成应用和研发创新,提升文旅产业附加值。
四是深化港澳交流合作。持续加强港澳旅游推广,组织重点旅游企业赴港参加香港国际旅游展、香港国际授权展,指导和鼓励重点旅行社和线上旅游服务企业开发“香港-陕西-第三国”一程多站新产品,促进陕港游客互访。充分发挥陕粤港澳活动周等活动平台带动作用,办好“2025年陕西-大湾区文旅重点产业链项目推介会”,对我省重点文旅产业链发展情况、文旅产业支持政策和重点文旅项目进行宣介展示,进一步加强陕西与港澳在文旅资源挖掘、文旅服务供给、文旅品牌塑造、文旅产业合作等方面交流合作。
感谢您对陕西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8月11日
(联系人:陈璇 电话:029-8526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