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5-00216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779号提案的答复函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779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7-20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B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157号


黄展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文旅融合推动我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77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下,陕西依托文化资源丰富这一优势,不断挖掘、细化、具象化不同地区的文化禀赋,推动文旅产品融合、业态融合和产业重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最大限度满足大众对诗与远方的美好憧憬,带动全省文旅发展全面提质增效,促进了文旅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关于您提出的建议,对陕西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研究透彻、定位准确、分析精准、建议客观务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给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关于“明确整体定位与进行深度挖掘”的建议。一是科学编制《陕西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 发展规划》。加强调研,摸清底数,开门问策,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省内外文旅领域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群众代表对陕西“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意见建议。科学研判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文化旅游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挑战,找准发展着力点和突破口,力争谋划一批有战略眼光、前瞻思维、陕西特色的高能级创新项目,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文化中心和展现中华文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重点在完善发展空间区域布局、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创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文旅产业集群建设、优化文旅市场环境、提升陕西文旅影响力等方面持续用力,力争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色和作用更加彰显,文化软实力和国内外影响力显著增强。二是深挖文化元素。扎实开展全省文旅资源普查工作,分门别类摸清家底,深挖各地文化资源,建立资源数据库,切实提高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促进全省优质文旅资源向优质文旅产品转化,为我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规划编制提供基础依据。通过“科技赋能+文化活化”模式,构建覆盖历史、非遗、科技的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矩阵,游客既可通过AR、AI等技术参与未来探索,同时借助非遗工坊、民俗活动等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内核。三是打造文化标识。加强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标识保护。持续深入推进国家级陕北、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建设,积极培育关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鼓励各地通过依托核心文化资源,在城市交通枢纽,重点景区展示当地特色文化标识、符号,强化文化宣传,彰显陕西深厚文化特色。

关于“创新产品开发”的建议。一是丰富沉浸式体验。鼓励西安城墙、大明宫、乾陵等景区结合景区文化推出实景演艺,宣传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支持非遗工坊、非遗传习所(点)、非遗保护传承基地、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融入乡村旅游,支持开展非遗赋能乡村旅游工作,创新开发民俗风情体验、农耕文化体验、节庆体验和旅游演艺、实景演出等沉浸式、交互式体验项目,通过乡村旅游展示地方传统文化魅力。二是持续加大数字文旅项目培育扶持力度。支持景区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增强游客体验,鼓励西安城墙、大明宫、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文博类景区加强“考古元宇宙”体验项目开发,通过VR、AR技术,增强游客体验,让AI智能系统实时解析文物背后的故事,并通过开发结合实景技术的数字旅游产品,拓展游客体验线上游览。三是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搭建展示平台,持续举办陕西省旅游商品大赛、陕西好礼大赛,推出具有陕西符号的文化文物、戏剧、动漫游戏衍生品,不断提升我省文创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水平,不断增强我省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新打造多元业态矩阵,通过“文旅+”“+文旅”,持续激活旅游景区存量资源,科学发展生态旅游、自驾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全谱系旅游产品,持续举办“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诗词去旅行”等活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关于“加强区域合作”的建议。一是策划推出更具特色旅游线路。以文脉、山脉、水脉、交通干线等为脉络,加强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华山、太白山等景区景点串点成线,结合重要节假日、寒暑假期等旅游旺季特点,推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富有陕西特色的旅游线路。二是推动区域合作共建。《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提出:省市联动打造中华文明、黄河文化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合作,打造丝绸之路主题旅游线路;加强与甘肃、内蒙古、山西等周边兄弟省区合作,打造黄河文化主题旅游线路,通过统筹规划线路产品,协同宣传营销,共享游客数据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拓。三是加强与港澳旅游交流。陕西非常重视与港澳的旅游交流,多年来连续组织相关单位和重点旅游企业赴港澳参加“香港国际旅游展”“香港授权展”“澳门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展会,连续多年参加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并组织推广活动、举办陕港旅行商合作座谈会,保持了良好沟通和联系。下一步,陕西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参与文旅部组织的港澳文化旅游交流活动,组织好港澳业界人士来陕考察,开展港澳青少年赴陕游学活动,多渠道、多途径不断促进我省与港澳文旅交流。

关于“优化宣传推广”的建议。近年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着力深化“三秦四季”陕西文旅品牌建设,创新融合陕西历史文化、自然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等表现形式,讲好陕西文旅故事。陕西文旅品牌馆成功上线同程、携程、美团等OTA平台,“游陕西”官方账号运维,多次位居全国省级文旅新媒体国际传播力指数前列。下一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进一步整合全省文旅企业、行业协会、宣传机构资源,加快形成整体联动的宣传营销格局,持续打造以“三秦四季”为统揽的“1+X”宣传营销矩阵。紧抓网络流量效应持续发力,深化与新媒体、在线旅游平台合作,调动自媒体、推介官、网络达人创作热情,联动OTA平台等合作,以创意化引领、传播释放“三秦四季”“丝绸之路起点·兵马俑的故乡”综合效应。创新融合表现形式,持续放大“跟着演艺、美食、文博、诗词、民宿、赛事游陕西”品牌效应,策划以“春赏、夏游、秋行、冬享”为主题,开展“跟着季节游陕西”活动,唱响“三秦四季·畅旅欢歌”最强音,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目的地。

感谢您对陕西文化和旅游业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7月20日



(联系人:杨 倩    电话:029-8369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