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5-00215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605号提案的答复函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605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7-20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A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154号


崔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针对青年消费新趋势提升文化产品供给的提案》(第60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消费”一词频繁出现于各大媒体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多次提到“消费”一词,消费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作用逐年提升。我省作为文旅资源大省,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八场硬仗”任务部署,持续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好提振消费硬仗。现就近年来我省提升文旅产品供给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多方配合,提升旅游产品供给

通过省、市文旅部门和相关景区配合努力,2024年我省新增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3家,在全面发展省内旅游资源、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方面迈上了新台阶。为适应各群体出游习惯,为游客提供便捷、贴心的出游服务,我厅指导旅行社打造了多条精品旅游路线,其中“中华祖脉 大美秦岭”生态旅游线路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该线路以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为基础,结合交通干线进行串联,涵盖了3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6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15家5A级旅游景区、28家国家级森林公园、74处自然保护地;“汉家故里 油菜花海”精品旅游线路凭借如画美景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精选推出的32条“花期乡遇”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冬韵陕西 雪泉共舞”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12条2024—2025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此外,我厅精心组织策划了2025全省春季文旅消费季系列惠民活动,推出5类春季旅游主题活动671项,大力宣传2025全国“五一”踏青赏花旅游线路。注重文旅产品融合,发布12条书法旅游线路和14项书法旅游产品。隆重举办了2025陕西省暑期文旅消费季暨第九届陕西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发布了2025全省暑期文旅重点活动,包括8大主题、1216项2792场文旅活动,5大类、111条精品线路,从历史到潮流,从城市到乡野,为全国游客打造内容丰富、体验多元的文旅新图景。

二、科技赋能,推动数字文旅发展

近年来,随着文旅数字化、智能化持续深入发展,我厅持续推动“文旅+数字”高质量融合发展。一是打造虚拟文旅项目。指导文旅系统单位开发了多项虚拟文旅产品。其中,通过VR技术还原唐昭陵、秦始皇陵、古咸阳城、巴黎圣母院等知名景点,分别打造了《一梦入大唐》《尘封的帝国—秦始皇陵》《大秦纪》《永恒之美·巴黎圣母院》等精品虚拟文旅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一梦入大唐》通过新颖奇特、实时互动的叙事方式向体验者再现了唐朝的文化、历史及风土人情,利用VR大空间技术构建一个立体、动态的大唐盛世,将古老历史文化与创新的VR大空间这一前沿技术相结合。《尘封的帝国—秦始皇陵》作为全国首个大遗址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采用VR、数字空间再造、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先进的表达方式、丰富的内容设计、震撼的视觉呈现,全景式、交互式展示秦始皇帝陵神秘的地下王国。《大秦纪》VR全感剧场以深厚的秦文化为底蕴,采用全景声、微造景、空间定位等前沿技术,演绎了“沙丘之变、王者归来、皇陵工坊、炽烈金雁、咸阳之战、再现始皇”等6幕故事,再现了秦咸阳城、秦陵地宫、秦兵器工坊等秦文化和咸阳历史。在“长安·视无界”VR体验馆开展的《永恒之美·巴黎圣母院》作为国内首个沉浸式无界VR互动探索体验项目,通过最新VR技术,让观众突破时空限制,自由穿梭于巴黎圣母院的历史长河中,实现“文化+科技+艺术”的有机融合。二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研学体验。我厅指导研学基地在研学内容方面逐步增加了沉浸式研学体验项目。白鹿原影视基地运用高科技手段,结合大型机械加体验平台的形式模拟明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给孩子们带来极具冲击力的沉浸式体验,同时深入学习与地震相关的科学知识。此外,基地极限飞球项目《长安翱翔》以奇幻的空中视角带游客沉浸式体验从古今长安的繁华景象到三秦大地的壮美山川,从车水马龙的上元灯会到晨钟暮鼓的文化遗迹的古都千年美景。三是推动古籍数字化展览。为满足学者、古籍爱好者阅读需求,丰富数字图书供给,省图书馆完成了馆藏古籍《[雍正]陕西通志》《[乾隆]西安府志》等陕西地方志,以及《碛砂藏》《大明天顺四年岁次庚辰大统历》《典籍格言》等珍贵古籍数字化扫描40万拍,数字化扫描的古籍正分批录入陕西省历史文献数据库并进行展示前的内部测试。

三、力推线上活动,提升惠民措施

随着我厅抖音、微信和微博账号的持续火热,陕西文旅知名度在全国持续提升,更多的陕西文化、景区被大众所熟知。我厅在运维好厅官方账号的同时,高度重视同各大社媒的合作,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消费方式、优惠的消费措施上持续发力。近一年以来我厅多措并举开展各类线上活动大力宣传我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一是与同程、携程、美团等OTA平台合作持续完善陕西文旅品牌馆,通过上线丰富的文旅产品,宣传形式多样的旅游攻略,提供便捷的消费方式,推出大量的惠民措施,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二是指导延安、商洛和杨凌参加CCTV4《远方的家》“中国文旅大联欢国风篇”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宣传陕西文旅资源和非遗特色,全网触达累计超3亿人次,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超过640万人次;三是开展“与辉同行阅山河”陕西专场直播,带动电商销售2.25亿元,支持“与辉同行”成功举办跨年音乐会,促成旗下2家文旅公司落地西安,端午节期间邀请董宇辉对安康龙舟节进行专场直播,吸引约256万人次观看,获得3070万点赞。

四、整合多方资源,丰富文旅活动

我厅整合文旅企业、艺术院校、民间团体等多方资源,推出多项文化惠民利民措施,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促进了文化消费与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鼓励企业举办大型营业性音乐节、音乐会。2025年上半年,累计审批通过大型营业性演出26项44场次,已成功举办13项18场次,累计观演30.85万人次,票房收入1.96亿元。二是开展2025陕西省群众合唱大赛、《光影铸魂——陕西百名文化名人肖像集》首发式暨百贤墨像——陕西文化名人肖像展、“花儿朵朵向太阳”全省青少年美育书画成果展、“花儿朵朵向太阳”——全省青少年美育成果综合展演暨陕西省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公益演出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三是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2025年首个“非遗版”春节期间,全省各地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约1.06万场次,参与群众约859.26万人次。上半年全省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5千余场。四是创新开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宣传周活动。全省119个公共图书馆共举办涵盖主题讲座、科技体验、文化展览、互动打卡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1418场,其中线上活动750场,线下活动668场,吸引了93.6万读者参与。全省公共文化馆紧紧围绕“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活动主题,汇集“三秦四季向美而聚”文化力量,组织全省119家文化馆与万千群众同唱“我们的歌”、共演“我与文化馆的故事”、双向奔赴“我们的文化盛宴”,共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208场。。五是“三秦四季”品牌凸显,逐季推出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文旅活动、消费新场景、惠民措施。今年上半年4个节假日在全省范围策划举办主题文旅活动3400余项14000余场,累计宣传报道12000余篇,中央电视台报道124次(其中《新闻联播》报道16次),全省文旅新媒体矩阵创作发布短视频和图文内容3900余条,传播量超12.3亿人次。

五、提升服务质量,扩大夜间文旅消费

一是促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发展。通过省、市文旅部门共同协作,2024年我省新增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家,支持、引导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西安市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咸阳老街等11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结合自身优势特点,通过为游客提供优秀文艺演出、展览,别具一格的文旅体验服务,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极大地满足了游客的夜间娱乐消费需求。二是我厅通过召开旅游景区及线路产业群工作会,研究推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文博单位延长开放时间、增加每日门票数量等方式提升游客接待量,带动了景区周边消费增长。

今年以来,提振消费工作在有序推进,也正如您在建议中指出的,我省文化消费市场供给仍存在不足问题。一是体验式消费与我省文旅娱乐丰富的资源结合不足,仍有优化空间。二是本土文化品牌对青年“引力”不足,影响力未充分释放。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案中的建议,进一步理清思路,创新举措,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力求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指导文旅企事业单位持续开发符合青年群体消费习惯的旅游线路,协调院校、景区与文旅企业紧密合作,优化旅游线路,增加民俗手工艺体验项目,根据旅游线路特点聘请专业老师担任文化导师,开设相关课程舒缓青年群体压力。二是大力推进“文旅+数字”融合发展。支持西安市联合陕文投等单位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文旅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攻关工程。引导人工智能、交互式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在文旅领域融合应用,培育数字文旅应用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推进数字化古籍的录入和内部测试工作,尽快推进古籍与广大读者通过数字平台见面。三是聚焦文旅标识打造陕西文旅宣传特色品牌。以“三秦四季”“诗意陕西”等品牌为核心,推进陕西文旅IP建设,打造以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秦岭四宝、陕西戏曲、陕西演艺、陕派话剧、陕北民歌、陕南民歌、陕西美食为代表的精神标识地、自然标识地、生态文化标识地IP矩阵,推出“吟着诗歌游陕西”“跟着演艺游陕西”等特色品牌活动,立体化营销推广陕西文旅形象,拍摄制作创意文旅宣传片。四是发挥线上平台优势激发旅游市场活力。持续运维好官方账号,与携程、同程、美团、抖音等平台创新策划合作项目,增加“陕西文旅旗舰店”内的宣传项目和文旅产品,合作开展文旅消费券宣传促销活动。联合美团平台在西安城墙、榆林老街等重点景区搭建“文旅消费地图”,通过数字化赋能、业态融合与精准运营,扩大景区周边二次消费。与文旅达人合作推出高质量线上宣传视频,阶段性提升旅游热度。五是整合多方资源提升文化娱乐消费。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高效、节俭地办好节庆活动,提升陕西省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陕西文化影响力。大力支持企业举办高质量演唱会、音乐节、文化周等活动,带动文化、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六是积极推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指导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支持各级文艺院团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表演,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加强设施配套、优化景观亮化、实施业态调整、提升运营品质。

感谢您对陕西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7月20日

(联系人:武治国 电话:029-8521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