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141号
张小平代表、惠进才代表、赵岗代表:
《关于推动陕西省西线旅游发展的建议》(第503号)收悉。建议对推动西线旅游高质量发展,带动陕西西线旅游提质增效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现答复如下。
陕西西线旅游主要以宝鸡、咸阳两市为代表,旅游资源具有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深厚、民俗风情浓郁、工业遗存丰富等特征,拥有太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乾陵景区、法门文化景区、太白山景区,以及关山草原、大水川、九龙山等一批自然山水景区,昭陵、郑国渠、周原、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历史人文景区,扶眉战役纪念馆、马栏革命旧址等一批红色革命纪念地,袁家村、马嵬驿、陈仓老街、西府古镇等一批民俗文化型景区,长乐塬、机床厂、和氏乳业、西凤酒厂、农夫山泉(眉县)等工业旅游节点,在全省旅游版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西线旅游,《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建设古都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等融合发展的关中综合文化旅游区。整合利用关中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战略优势,加强周秦汉唐文化遗产、华夏文明寻踪、司马迁与《史记》、农耕文化等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提升关中文化和旅游发展品质和国际化程度。《陕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指出,着力建设关中西部生态与文化旅游板块,不断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创新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拓展旅游市场,着力提升扶风文化旅游区、杨凌国际农业科技旅游基地、太白山生态旅游度假地的功能,创建国际特色文化旅游展示区。2024年,陕西省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旅游景区及线路产业群工作会议推出“中华文明寻根之旅”“秦岭生态感悟之旅”“黄河文化体验之旅”“博物研学探秘之旅”“盛世古都漫游之旅”“两汉三国穿越之旅”“丝路起点寻根之旅”“时尚古城夜游之旅”“红色精神溯源之旅”“诗海吟歌畅游之旅”10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中华文明寻根之旅”线路为:陕西考古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华石鼓园、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炎帝陵景区—黄帝陵景区—神木市石峁遗址文化旅游区;“秦岭生态感悟之旅”线路为:南五台景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秦岭野生动物园—太白山旅游景区—张良庙、紫柏山旅游景区—瀛湖旅游景区—中坝大峡谷景区—牛背梁景区—金丝峡景区。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充分发挥职能职责,以文旅规划为引领,加强文旅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指导和支持西线旅游区域丰富文旅业态,完善文旅体验配套服务,做活做大西线文旅产业,充分发挥西线龙头景区优势,助推陕西西线文旅产业突破发展。
一是指导和支持西线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支持西线旅游创新“景区+演艺+体验”旅游模式,围绕提升打造“数字乾陵沉浸式体验馆”等虚拟现实,“千年九成宫”等实景演艺,“太白山之眼”音乐喷泉等新兴业态,将乾陵景区、太白山旅游区打造为陕西省西线旅游重要支点,带动区域旅游蓬勃发展。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投资开发格局。
二是支持和加强西线旅游品牌宣传营销,扩大旅游影响力。在全省“三秦四季”旅游精品线路以及全国“乡村四时好风光”旅游精品线路设计中,将西线旅游区域作为重要的宣传点位进行宣传推介。利用短视频平台、旅游展会、文旅推介等渠道,提升乾陵景区、太白山景区等在全国乃至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调动政、企两方面市场营销的积极性,围绕乾陵景区、太白山景区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宣传推广自驾游、生态游、休闲度假游等业态,吸引更多省内外游客。
三是指导和支持西线旅游区域与周边景区协同发展,构建西线文旅产业集群。加强与法门文化景区、乾陵景区、郑国渠景区、关山草原、大水川等西线景区的联动合作,整合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特色资源,设计差异化、互补性旅游线路,实现游客资源共享、市场共拓。指导和支持建立区域文旅产业联运机制,共同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营销方案,联合开展文旅市场整治,形成统一规范、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以太白山旅游区为核心,带动整个陕西西线文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感谢各位代表为我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关注和支持陕西文化旅游业发展,共同谱写陕西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7月6日
(联系人:高洪星 电话:1982914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