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102号
杨小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古贤水库辐射区域产业和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50号)收悉。现结合我厅工作职能答复如下:
古贤水库是黄河干流七大骨干工程之一,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核心工程和国家水网的重要节点工程,对维护黄河健康生命、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既是一项伟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一处黄河上的雄伟景观,建成后,将形成220平方千米的宏阔水面以及200千米长的绿色长廊,同时与晋陕大峡谷相对,成为既有水域景观,又有峡谷、悬崖等地质景观的旅游资源带,极具保护利用价值。
一、关于您提出的“提前谋划建设古贤水库影响区红色旅游带、生态文化旅游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北段),力争走在山西前边”的建议,极具前瞻性和指导性,接下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是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护优先、永续利用、合理发展的理念,紧扣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等战略定位,系统性、创新性推动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资源利用,确保黄河永久安澜。
二是指导做好保护与利用规划。按照《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陕西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陕西段)》部署,指导延安及相关方面科学编制《古贤水库文化保护利用规划》及《古贤水库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以形成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建设一批支撑性项目、培育一批引领性品牌、开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活动、创作一批代表性文艺作品等“五个一批”为牵引,持续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系统推进保护利用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资源普查工作。目前,全省正在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围绕古籍、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4大类文化资源和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历史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文创产品)、人文活动等8大类旅游资源,联合延安方面对水库资源进行分类定级和系统管理,建立资源库和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为科学编制相关规划、推动资源转化、实施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基础依据。
四是推动优质资源创造性转化。按照《陕西省关于打造万亿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实施意见》要求,有效发挥古贤水库的综合带动作用,围绕打造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旅游业体系,推动以水库为重要节点建设黄河文化展示带、文旅融合发展区,培育建设高A级旅游景区、高级别旅游度假区等高品质黄河文化旅游产品;支持发展黄河文化主题酒店、特色民宿、休闲街区、旅游演艺等新业态;支持完善旅游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廊道及风景道;支持发展县域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及自然风光旅游,鼓励沿线县(区)及村镇建设省级文化和旅游名县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推动区域协作,促进旅游资源及线路整合,推动建设环晋陕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圈。
二、关于您提出的“积极承接落实中亚峰会涉陕成果,将其与古贤水库影响区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延安尽快加入世界旅游联盟,丝绸之路旅游联盟,持续放大延安文旅品牌宣传效应”的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收,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积极做好与中亚峰会涉陕成果融合工作。2023年5月,中国—中亚西安峰会举行后,陕西迎来了空前发展机遇。全面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既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省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契机。峰会至今,我厅组织了多个批次面向中亚文旅交流活动,圆满完成多场次文艺演出、旅游业推介等任务,为陕西与中亚国家的文旅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通过深入互动推动了与中亚国家的务实合作发展。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围绕中亚峰会涉陕成果落地,发挥好平台和纽带作用,做好文化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为古贤水库旅游区建设“走出去”“引进来”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延安文旅品牌国际化传播。加入相关国际旅游合作组织和联盟,是提升延安文旅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渠道之一。我厅始终积极为延安加入世界旅游联盟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经不懈努力,延安市人民政府已于今年3月21日正式成为世界旅游联盟会员单位。同时,2023年9月,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成立时,延安担任了观察员城市,目前,正在按照联盟秘书处要求履行相关申办程序,积极承办部分推广活动,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成为正式成员。同时,在今年春节期间,推动安塞腰鼓赴法兰克福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引领剪纸、民歌等延安特色文化闪亮海外。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境外宣传推广、海外文化交流等工作中加大支持力度,持续放大延安文旅品牌宣传效应,不断推进延安对内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文旅发展迈上新台阶。
感谢您对陕西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6月10日
(联系人:刘鹏 电话:029-8526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