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公开
签发人:高阳
陕文旅函〔2025〕101号
王海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千阳绣娘产业发展的建议》(第79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以千阳刺绣为代表的西秦刺绣产业蓬勃发展,与广大传承群体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密不可分,根据您提出的建议,我们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进行了深度沟通,达成以下共识。
一是建立实习基地方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愿意与千阳县深度合作,其中:西安美术学院将在梳理现有课程基础上聘用千阳刺绣传承人为导师,把课程作业与企业需求相结合,课程期间学生完成虚拟设计方案,由园区完成制作,共同打造校企合作新模式。根据合作需要,西安美术学院建议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为西安美术学院提供实习实践的空间及岗位,建立就业创业实践基地以达成在毕业生就业、实习、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的长期密切合作。陕西师范大学将选择西秦刺绣产业园为该校美术学院、设
计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院系的定点实习基地。每年定期选派工艺美术、非遗保护、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进驻园区,参与刺绣产品研发、文化创意设计、非遗数字化保护等实践项目。联合开展“双导师制”培养,推行“高校导师+非遗传承人”联合指导模式,聘请西秦刺绣传承人担任校外实践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助力解决园区设计人员短缺、创新力不足的问题。
二是新品研发保护方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均愿意深入开展西秦刺绣课题研究,加强项目内涵的阐释、挖掘。陕西师范大学将整合该校美术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资源,成立“西秦刺绣数字化与文创开发”专项团队,开展传统纹样数据库建设、文创产品开发、非遗IP打造、非遗创新工坊建设、西秦刺绣研究智库建设、国际品牌传播、传承人培训等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将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解决西秦刺绣在国际商标注册、品牌国际运营、特有刺绣纹样版权运营等方面的发展难题,为西秦刺绣赢得更广泛、更深入发展机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进以上事项,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对接,同步指导宝鸡市、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等有关部门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促使项目落地走实,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感谢您对陕西文化旅游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6月10日
(联系人:王霞 电 话:029-8526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