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文旅函〔2024〕165号
段志华等代表:
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旅游是陕西的标志性名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统筹谋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作出“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文化建设体系、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争做示范”的总体部署,把文旅产业链作为全省4个万亿级产业链之一来重点推进。制定了《陕西省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陕西省打造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全省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全省文旅系统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一手抓事业繁荣发展,一手抓产业集群培育,迎难而上、培塑优势,全面激活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全省文旅资源优势极大彰显,特色文化品牌更加响亮,文化软实力和硬支撑同步提升势头强劲。
近年来,乾县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全力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型业态,提升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打造唐文化特色文旅品牌,产业规模、竞争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对经济的贡献力和拉动力持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关于把乾县乾陵作为陕西西线游的重要节点的建议。乾陵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有机组合具有全国的唯一性,是陕西旅游的目的地。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乾陵景区的带动作用,始终将其作为全省精品主题线路、省内旅游环线、省际拓展线路的重要节点,乾陵景区先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四时好风光”精品线路、黄河文化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我们在推广“三秦四季·畅旅欢歌”“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等活动中,以及赴长三角、大湾区和周边省份举办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时,都将乾陵作为重要点位进行推介。同时,在官方微信、“游陕西”等新媒体矩阵发布精品旅游线路时,都把乾陵景区作为重要点位进行宣传。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加大对乾陵的支持推广力度,把乾陵打造成陕西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一是强化“人文陕西”形象定位,积极落实好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对乾陵的功能定位。二是将乾陵纳入深化“三秦四季·畅旅欢歌”“越秦岭、阅黄河、悦陕西”“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等宣传推广体系建设,以及打造“跟着文物游陕西”等品牌之中,逐季度推出精品线路、主题活动、惠民措施。三是有序组织各市到省内外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将乾陵纳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周边省份举办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之中。四是开展赴主要客源国巡回促销活动,组织乾陵等重点旅游企业参加德国柏林展、英国伦敦展、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全球重点旅游展会。
关于省上进一步支持陕文投与乾县发展全域旅游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合作框架协议落地,加大对乾县全域旅游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的建议。2017年8月,我省被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同时,召开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动员大会,印发《陕西省全域旅游旅游示范省创建实施方案》;12月,我厅在汉中市组织召开全省全域旅游现场推进会。2018年,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年,文旅部印发实施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和《验收认定管理办法》;《陕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印发《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五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示范省创建各市县、各部门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2020年底,省政府命名了首批17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年,我厅在石泉县组织召开全省全域旅游现场推进会。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53个,其中,文化和旅游部共命名了两批(2019年、2020年)县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省华阴市、临潼区、石泉县、黄陵县、柞水县等5个县(区、市)创建成功;我省开展了三批(2020-2022年)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共有48个县(区、市)创建成功。因文化和旅游部自2021年起再未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工作,我省一半的县区已是全域旅游示范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我厅结合全省实际,于2023年起停止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工作。
近两年,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关于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接续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指导包含乾县在内的83个县区,通过实施政策规划、项目建设、完善配套、宣传营销,着力推进县域文旅景区园区提档升级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列入省委17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创建国家级、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已经列入今年重点任务。西安市鄠邑区、汉中市留坝县、渭南市潼关县入选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区)。凤翔区、宜君县、华阴市、黄龙县、佳县、留坝县、石泉县、洛南县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文化旅游领域督察激励对象。
为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于6月13日—15日在西安市鄠邑区成功举办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现场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的指导下进行,旨在交流探索试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机制、好举措、好做法,并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司副司长韦青、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高阳出席活动,全国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旅部门业务处室负责同志,首批51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政府负责同志,陕西省各市文旅局负责同志及有关重点县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我省鄠邑区和留坝县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近年来,乾县以建设生态宜居型旅游城市为目标,聚焦大唐文化特色,加快培育文化旅游产业,聘请专业团队编制完成《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积极与陕文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策划乾县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为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支持乾县利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促进陕文投集团与乾县合作框架协议落地实施,对创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区),以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一是积极与陕文投集团、乾县沟通协调,邀请专家在总体策划、项目谋划、产品打造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提升框架协议落地的可操作性,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市场需求,发挥地方独具特色的优势,让美好的蓝图早日变成实景。二是积极指导乾县用好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推进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等政策,结合当地实际精准对接产业链群,突出加快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细化完善县域政策和实施方案。三是指导乾县申报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支持开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赋能城市更新等试点,培育壮大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指导乾县申报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农文旅、康养文旅、休闲度假等融合共享。四是指导乾县重点文旅项目申报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县域重点文旅产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支持乾县高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文化产业园区、旅游村镇、夜间消费聚集区、星级饭店等文旅产业核心产品的建设及服务等级评定。五是指导乾县不断完善宣传体系,在推动“三秦四季”品牌赋能升级过程中,以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等重点展会上推介乾县县域品牌。
关于省上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在文旅要素保障上向乾陵唐文化景区建设倾斜的建议。乾陵景区资源富集、品级高,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优越条件和基础。近年来,我们在谋划全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等工作过程中,都把乾陵景区作为重要的支撑点来打造。组织专家多次对乾陵景区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倾斜,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丰富产品体系,提升品牌形象,有力促进了乾陵景区旅游产业发展。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780万元,支持乾陵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目前,乾陵游客服务中心已于2023年9月正式运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正在等待文化和旅游部验收,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已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验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保障,大力支持乾陵唐文化景区建设,积极指导乾陵景区坚持“找准比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构筑产业优势”,打好“唐文化牌”,不断提升差异性和唯一性的核心竞争力,把乾陵景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产品。一是加强“唐文化”保护传承模式研究。坚持“积极保护”理念,积极保护就是要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具体来说应该是以“保护为目的,以传承为手段,以利用为载体”,通过适度的传承和利用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否则这个保护是落不到实处的,是不可持续的。必须保护好相关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物古迹、民居村落,保护好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文化的可识别性。二是深入研究发掘“唐文化”。通过挖掘唐文化新时代价值,全面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通过发展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途径,把“文化活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统一起来,与城乡建设和环境改善统一起来,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统一起来,实现发掘与利用的“双赢”。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促进交通旅游化改造与提升,切实改善道路、步行道、停车场、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消防安防、应急救援、游客信息等服务设施,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自驾游服务体系,规范旅游引导标识系统,构建“快进慢游,顺畅便捷,配套完备,服务优质”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四是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坚持用文化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方式体现文化,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共享,引导培育文化旅游IP,通过物态化、活态化、业态化手段,让厚重的历史文化活化为旅游产品,打造现代时尚、国际高端的文旅产品、业态和线路,促进观光休闲度假、专题旅游并重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联动发展。充分利用乾陵人文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实施文化和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按照“健康化、休闲化、特色化、大众化”的思路,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转型升级,推动产品体系向复合型、科技型、互动型方向发展。深挖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文化游、生态游、山水游、乡村游、度假游等具有地域特色、富有体验性的休闲产品。按照“特色化、创意化、品牌化、系列化”的思路,推进非遗产品设计研发质量提升工作,不断挖掘非遗、民俗等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植入、展示、内化等方式,融入旅游全要素,推动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变。拓展销售网络,走“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推动更多非遗和文创产品进入商场、超市,促进旅游消费。创新文化和旅游宣传推介方式,提高“唐文化”影响力。五是推进文化旅游服务智慧化。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乾陵旅游资源,在充分发挥智慧旅游现有信息系统综合效用的基础上,创新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提升智慧旅游感知度和体验度。夯实智慧旅游发展信息化基础,实现景区的在线预订、网上支付和主要旅游区的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等功能,提升景区组团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文化等新型业态。
感谢你们对陕西文化和旅游业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