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4-00163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4-06-11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陕文旅函〔2024〕122号

 

中国民主建国会陕西省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我省沿黄公路提质培优的提案》(第2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贵单位提出的支持沿黄公路提质培优的建议和我省打造沿黄文化旅游廊道的理念非常契合,也是我省开发优质旅游资源、打造旅游风景道的重要内容。沿黄公路一线蕴含了丰富文旅资源,沿黄公路提质培优和文旅产业开发建设,对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省文旅厅通过强化规划引领、抓好品牌培育等措施,切实抓好沿黄公路提质培优工作。一是加强规划引领。为进一步推动沿黄公路提升,省文旅厅将黄河旅游风景道建设写入《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四廊三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格局,明确围绕秦岭、黄河、汉江等旅游风景道,打造黄河旅游走廊和丝绸之路旅游走廊。《陕西省贯彻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进一步予以明确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加快推进沿黄公路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中华母亲河”旅游品牌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二是深挖资源禀赋省文旅厅大力加强沿黄公路旅游风景道建设,打造了一批高品质文化和旅游产品。“十四五”以来,新创建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延川乾坤湾景区)、2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北榆林)命名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三是加强宣传推广。紧抓“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横跨黄河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强沿黄文旅活动品牌打造,先后举办“黄河安澜·文旅共享”中国黄河对话、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论坛、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非遗大集、黄河记忆”—黄河非遗大展等活动,不断提升沿黄区域文化传播受众率。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关于我省沿黄公路提质培优的提案》(第26号)对当前沿黄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定位准确,提出的意见建议务实管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给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旅游风景道建设是深入推进休闲旅游、促进“旅游+交通”融合发展,不断满足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必然。省文化和旅游厅对黄河旅游廊道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研讨,提出了把沿黄公路建成兴业富民的“产业道”、精神传承的“文化道”、绿水青山的“生态道”、乡村振兴的“富民道”发展新路径,推进最美黄河1号公路建设。

(一)坚持科学规划,努力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示范引领,带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陕西省贯彻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实施,制定和配套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全方位统筹项目资金,打造一批沿黄旅游示范村落和旅游示范景点。指导乾坤湾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持续做好品牌提质增效,打造黄河核心旅游目的地,推进沿黄文旅资源普查,全面摸清文化、旅游资源底数,力争打造一批沿黄高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度假区,建设一批融合产业园区、红色旅游点,串珠连线、扩线成面,为沿黄旅游廊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聚焦品质服务,扎实推进旅游设施配套建设。依托黄河精神标志,以交旅融合为路径,积极对接省发改、交通等部门,将沿黄公路提质培优列入省级重点支持项目,加快推进主干道改造升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旅游要素,不断植入“商、养、学、闲、情、奇”新理念,通过整合沿途的城镇、景区、乡村等资源,丰富酒店、驿站、民宿等休闲度假业态,完善服务区、集散中心、标识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升级交通引导、智能导览、预约订购、应急服务等智慧管理系统,建设一批顺应大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沿黄旅游目的地。

(三)加大宣传推广,不断提升沿黄旅游品牌影响力。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创新发展,塑造黄河文化旅游品牌体系,积极开展营销推广和宣传推介,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健全旅游宣传推广机制,用好各类媒体平台和渠道,构建全方位宣传推广矩阵,创新营销模式,重点打造节事营销,支持和鼓励各地市联合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创新办好品牌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利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一批品牌交流活动和文化旅游联合推广活动,大力推荐沿黄旅游产品。

感谢贵单位对陕西文化和旅游业的关心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