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4-00013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4-06-11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陕文旅函〔2024〕119号

刘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黄河流域陕西段文脉传承发展的提案》(第160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一方面严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另一方面紧抓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主线,坚持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双轮驱动,持续讲好新时代陕西黄河文化故事。

(一)持续加强规划政策引领。印发《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配套制定《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配合发改委制定《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规划》,努力推动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将黄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纳入“一核四廊三区”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格局。

(二)切实抓好遗产保护传承。开展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三年行动,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咸阳茯茶制作技艺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秦腔”“安塞腰鼓”等91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榆林)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功举办“黄河安澜·文旅共享”中国黄河对话,“黄河记忆非遗展”列入文旅部黄河流域非遗保护行动计划。

(三)努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碗碗腔《骄杨之恋》等3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话剧《主角》获“文华大奖”,表演唱《歌从黄河岸边边来》、陕北道情《一条棉被》2部作品获“群星奖”,陕北说书《看大桥》、陕西快板《猴子告状》2部作品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新创建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延川乾坤湾景区)、2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截止目前,黄河流域共有A级旅游景区430家,其中5A级11家、4A级117家、3A级及以下302家。

(四)扎实做好黄河生态保护。在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星级饭店、“绿色饭店”等品牌创建申报和评定工作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利用景区宣传平台,加强生态环保宣传,增强游客绿色旅游意识。以高A级景区为重点,从生态保护贯彻执行情况、污水治理、垃圾收集处理、游客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检查,特别是针对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和薄弱的农家乐(民宿)生态环保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和整治。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部门联动,系统推动黄河生态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水利、发改委、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在规划编制、资源普查、文化公园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加强省际联动,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积极推动跨区域合作,实现沿黄九省区域联动和共商共建共享。

(二)加强保护传承,全面讲好黄河生态文化故事。在开展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古籍、传统戏曲、民间文艺、古村落等各类遗产资源普查梳理,摸清遗产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建好生态文化资源信息数据库。围绕湿地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生态旅游文化资源,点线面相结合,共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

(三)加强传播弘扬,努力打造黄河文化品牌体系。坚持全省一盘棋,省市县协同,全方位发力,形成黄河文化品牌打造的工作链条,推动形成黄河文化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的品牌宣传推广体系。深化文旅融合,推出一批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具有代表性黄河题材文艺作品品牌。依托沿黄公路,精心设计高品质黄河文化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品牌。

感谢您对陕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