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3-00111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742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742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3-11-27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陕文旅函〔2023〕310号

史佳委员:

感谢您对陕西国际传播标识物的关注与研究,您提出的《关于以四川熊猫外宣为例确立陕西国际传播标识物的提案》(第74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文旅厅高度重视旅游品牌IP的打造与宣传,成立了旅游宣传推广标识系统化建设工作专班,积极推进文旅标识系统化建设工作的协调与落实。形成以“文化陕西”总体形象为核心,以“三秦四季”目的地品牌为主构成的旅游品牌体系。将IP(品牌形象)建设作为旅游宣传推广工程的重要抓手,形成多角度立体呈现的文化旅游标识矩阵。虽然我们始终以设计出体现陕西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引发游客共鸣、彰显陕西文旅形象的宣传推广标识语和标识图形(logo)为目标,开展陕西文旅宣传推广标识语和标识图形的确立与开发,以便确立体现陕西特色具有较强传播力的陕西国际传播标识物。但与您提到的四川利用具有全球性符号意义的熊猫,实现形象符号的象征化,这一被全国老百姓熟知的经典范本,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此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陕西传播标识物

(一)明确征集方向。省文旅厅从三个维度上开展征集工作:第一是能够体现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适用于国际国内政务商务等应用场景;第二是有温度、能够引发广泛共鸣、通俗易懂、易于传播;第三是迎合新媒体矩阵,符合市场化、商业化传播要求。

(二)确定标识物元素。确定了以“兵马俑”“大雁塔”“黄河文化”“秦岭山水”“秦文化”等陕西标志性符号作为设计陕西文旅宣传推广标识语和标识图形(logo)的主要代表性元素。通过上述主要代表元素,提炼标识,充分挖掘文明的文化精髓,让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立”起来、“活”起来。

(三)全面开展征集工作。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牵头,联动专家学者、各界人士、高等院校等开展了标识语和标识图形(logo)的征集。长期深耕陕西旅游发展和参与文化传播的肖云儒、王若冰、商子秦、马耀峰、曾静平等专家学者,西北大学、西北政法、陕西师大、西安外院、西安体育学院、建筑科大、西安理工、延安大学、欧亚学院等众多大学的旅游、传播、艺术学院师生,陕西省旅游协会及所属十余个专业分会等以不同方式参与征集投稿。同时定向委托多个专业设计平台开展设计。

二、开展多级研究审核

(一)开展多轮小组审核。标识系统化工作小组对征集到的宣传推广标识语和图形进行了多次审核,充分交流讨论,不断修改完善。

(二)组织专家审核。多次召开专家审核会议,邀请商子秦、马耀峰、陈锋仪、李卫、王晓民等专家学者,对筛选出的宣传推广标识语和图形进行反复研讨、修订补充。

(三)确立传播标识语及标识图形

经过一年的工作,现形成陕西形象定位2条,国内宣传推广标识语8条,国外宣传推广标识语3条。其中,标识图形logo以古都西安的地标性建筑“大雁塔”为主要元素,以“丝带”为补充,代表丝绸之路起点。标识图形已经过省委宣传部审定,省政府办公厅批示。在今后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媒体宣传平台等场景将使用上述传播标识物,同时下发至各地市参照执行,开展推介宣传。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陕西国际标识物系统建设的工作水平。一是积极征询专家学者尤其是境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以国际视角提炼陕西文旅特点。二是尽快通过开展陕西文旅标识物的征集活动,完善陕西文旅标识的矩阵内容,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唯一性和代表性标识物。三是发挥旅游标识物具有人性化、亲和力,易于传播的特性,让文化旅游标识物成为陕西文旅形象大使,讲好陕西故事、提升陕西美誉度、不断扩大陕西文旅品牌影响力。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