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文旅函〔2023〕244号
乔永信委员:
您在省十三届政协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安康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的提案》(第236号),对全省尤其是安康市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对于您的建议,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感谢您对陕西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建言和献策!
安康素有汉水神韵、秦巴明珠的美誉。近年来,安康市委、市政府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安康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定位,按照《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设秦岭生态文化旅游廊道”的发展格局,把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聚力打造生态旅游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路径,加快汉江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的安康路子。为更好地推进安康生态旅游发展,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安康生态旅游千亿产业集群纳入全省重点产业链建设,出台支持安康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件,在项目配套、资金安排上予以重点倾斜等。
“十四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先后印发实施了《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陕西省打造文化旅游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在“旅游景区产业子群”中明确提出,依托秦岭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建设秦岭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秦岭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秦岭国家公园品牌。安康市委市政府将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全市聚力打造的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市人大委员会主任任链长,月调度强力推进,安康生态康养旅游已经成为全省生态旅游产业子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全省现代旅游业链长单位,将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子群的专班、规划、方案、智库、项目等“八个一”机制,明确生态旅游发展的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在各类创优评定、优选项目库、财政资金支持、金融融资支持、旅游宣传推介等方面重点支持安康生态旅游发展的典型项目、引领项目,共同推进安康市生态旅游突破发展。
二、关于支持安康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并在创建5A级景区上取得突破。
自2015年国家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我省各市县将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提质转型的重要抓手来统筹推进,建成了一批较为优质的全域旅游目的地,我省华阴、临潼、石泉、黄陵、柞水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石泉、宁陕、汉滨区、平利县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安康全域旅游成效较为显著。然而,2021、2022年文旅部没有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工作,2023年全域旅游也没有列入文旅部重点工作。在新时期,文旅部重点开展了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等为重点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我厅积极推荐石泉县进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行列,共同将石泉县培育成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典型样板。5A级景区作为最高等级的旅游精品,是全国乃至全球公认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标志。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充分肯定安康建设5A级旅游景区的积极性,组织专家多次赴瀛湖、南宫山指导创建工作,2022年瀛湖、南宫山景区通过省厅组织的5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审,并报请文旅部进行景观资源价值评审,之后进行5A景区验收。鬼谷岭景区2019年创成4A级旅游景区,开园运营三年多,创建5A级景区,还需要深挖景观资源和文化价值,创新文旅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提升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品牌价值,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专家指导、文旅融合、服务提升、资金支持等方面重点向瀛湖、南宫山、鬼谷岭倾斜,使其跻身全省头部精品景区行列,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安康市5A级景区零的突破。
三、支持“秦巴1号风景道”项目建设。
秦巴1号旅游风景道项目是安康市谋划的“十四五”期间支撑千亿级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引擎项目,也是《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入库的重大文旅项目,省文旅厅主持并指导了《安康市秦巴一号风景道旅游规划》评审工作,目前这条风景道以210、541国道以及汉江为主轴,有效串联了沿线旅游名县、精品景区、旅游村镇等核心旅游资源,旅游设施较为齐全、要素聚集较为成熟,成为安康北接西安,南拓川渝的旅游大通道,也已经成为“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典型。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积极协调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等部门,围绕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打造大秦岭文化旅游度假圈,将秦巴1号旅游风景道作为旅游交通产业子群的重点项目在优选项目库、专项资金支持,金融融资支持、项目宣传推介等方面予以倾斜,使“秦巴1号风景道”成为安康生态旅游的绿色丝带。
再次感谢您对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