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3-00097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06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06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2023-08-29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陕文旅函〔2023〕238号 

惠敏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建议》(第70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秦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瑰宝,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秦腔艺术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引导社会风气、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秦腔艺术同许多传统文化形式一样,面临着演出市场严重萎缩、基层院团生存困难、普及推广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

一、省文化和旅游厅认真抓好《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贯彻落实。《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紧扣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的实际,从组织领导、加强规划、部门职能、院团建设、社会参与、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保障措施等相关方面,对推动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为新形势下保护好传承好秦腔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党组中心组召开会议专题学习《条例》,并专门研究贯彻落实工作。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的通知》(陕文旅艺〔2022〕1号),对全省文旅系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进行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举办学习贯彻《条例》专题培训班,积极申报设立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专项资金。

二、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创作资助、剧本研讨等推动秦腔等戏曲剧目创作。引导我省各级戏曲院团推出了碗碗腔《骄杨之恋》、秦腔《生命的绿洲》《楷模村》《姚启圣》《织梦人》《昭君行》《根据地》、京剧《谢葆真》、弦板腔《南北岭的变迁》、商洛花鼓《若河》等一批优秀戏曲作品,用戏曲艺术讲好陕西故事。碗碗腔《骄杨之恋》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秦腔《楷模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秦腔《姚启圣》《昭君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历史题材创作工程”。

三、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秦腔等戏曲剧目演出,在展示交流中扩大影响力。组织碗碗腔《骄杨之恋》、秦腔《楷模村》《生命的绿洲》《昭君行》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在北京举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组织秦腔《织梦人》等参加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组织秦腔《周仁》参加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组织秦腔《关西夫子》等参加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

四、省文化和旅游厅着力加强秦腔等戏曲院团建设和艺术人才培养。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精神,疫情期间下达助企纾困资金帮助文艺院团坚定发展信心。通过高校进修、短期培训、收徒传艺等方式,加强青年戏曲人才培养。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举办汉调桄桄表演人才培训,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渭南市富平阿宫剧团与西安艺术学校合作开设阿宫腔委培班。杨升娟、王航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边肖、李军梅、杨升娟先后入选“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唐喜良被授予“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荣誉。何雨馨、王萍、陈黎、张煜被授予“2023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表演艺术传承英才”荣誉。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