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文旅函〔2023〕225号
杜朋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陕北非遗文化品牌建设运营》(第40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陕北民歌是陕北的文化瑰宝,是陕北人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坚强生存的见证,是浓厚的黄土情最深刻的积淀。陕北民歌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持续发挥大赛效应,进一步推动陕北民歌的传承创新
(一)举办第四届陕北民歌大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放歌,弘扬陕北优秀的传统文化,2022年9月我厅与延安市人民政府、榆林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文化交流协会在西安共同主办了第四届陕北民歌大赛。第四届陕北民歌大赛初赛、复赛分西安、延安、榆林三个赛区进行,总决赛在延安市安塞区进行,专场晚会在西安举办。大
赛受到广泛关注,广大民歌手踊跃参与,报名人数达627名,其中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68岁。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10名“十大民歌手”,20名“优秀民歌手”和3名“新苗民歌手”。从大赛整体情况看,陕北民歌在陕北群众基础好,演唱人才队伍庞大。从大赛结果看,排名靠前的选手受过专业训练的较多,这都是近年来重视陕北民歌传承推广的结果。
(二)在国家大剧院举行《陕北民歌音乐会》。今年6月21日、22日端午节之际,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延安市人民政府、榆林市人民政府承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陕北民歌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举行。4000多名首都观众在京观看。音乐会精选24首人们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曲目,以独唱、合唱、器乐演奏、陕北说书等形式,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演出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举办陕北民歌大赛和音乐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和具体实践,旨在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弘扬延安精神,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后还将继续举办大型民歌和民间器乐赛事,不断推陈出新,推动陕北民歌的传承创新,扩大其影响力。
二、充分发挥陕北民歌博物馆社会教育和创作研究的阵地作用
2018年开馆的陕北民歌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以陕北文化为元素、以陕北民间音乐为主体、反映陕北悠久悲壮的历史变迁、体现陕北人精神,集民歌研究创作、培训交流、演艺推广、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该馆注重活态性、参与性,受到热捧,已成为欣赏感受榆林非遗的打卡地。它不仅是陕北民歌艺术展示的窗口,也是陕北民歌研究创作的摇篮、陕北民歌保护传承的主阵地,更是陕北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互动中心。今后要全面推进博物馆的多样化教育、创新性地采用活态化、立体化与现场化的展陈方式,发挥民歌博物馆展览展示与传承研究的作用。
在社会公众教育活动方面,全力打造研学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积极举办陕北民歌比赛、陕北民歌晚会、陕北民歌惠民演出等,开设公益培训班、公众合唱团等;推动陕北民歌专题学术研究工作,并依托与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打造专业化研究中心。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弘扬陕北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动陕北民歌创新工程,推出一批优秀的民歌作品和一批有影响力的民歌手,用陕北民歌讲好陕西故事、中国故事,不断提升陕北民歌在全国的影响力,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感谢您对陕西文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陕西文化建设,为我省文化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共同推进陕西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