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3-00067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63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63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3-08-21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高宏真委员:

您提出的《支持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陕西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建议》(第16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宝鸡市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陕西省的省域副中心,是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您在建议中对宝鸡市地理区位、文化优势、生态资源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针对文化和旅游发展方面,提出了“推动文化旅游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支持宝鸡建设博物馆之都,打造一站式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协同发展”等具体建议,对于宝鸡市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宝鸡市文化和旅游业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发展规划引领。制定了《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陕西省贯彻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陕西省“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文件,结合宝鸡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地理区位优势特点,明确提出“推动宝鸡建设特色突出的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支持县域发展旅游产业,依托特色地理景观、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建设一批山岳、湿地、冰雪、湖泊、温泉、康养等旅游目的地。”“持续推动陕西重点旅游城市建设,把宝鸡建设成彰显华夏文明的陕西文化旅游西部门户区”等战略定位。指导做好宝鸡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坚持全省旅游发展“一盘棋”,鼓励宝鸡市旅游部门打破行政区划,协同、错位发展,一体化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支持宝鸡市做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在《陕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宝鸡市建设成彰显华夏文明的陕西全域旅游西部门户区”,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加强对各创建县区的工作指导,在体制机制建立、公共服务提升、产品供给优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提升,成功创建眉县、凤县、金台区、扶风县、陇县等5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年,陈仓区、岐山县2个县区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验收并公示,已报省政府研究待批。三是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支持宝鸡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文旅游、生态旅游、度假旅游、研学旅游等产品,打造一批“一县一色”的县域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指导和支持宝鸡凤翔区凤翔东湖景区、岐山县水城·三国小镇景区、金台区西府老街文化旅游景区等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指导麟游九成宫康养旅游度假区等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太白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成为全省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西府老街、石鼓文化城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支持宝鸡市凤县双石铺镇兴隆场村、宝鸡市金台区金河镇周家庄村获评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产品体系结构日益完善。

二、下一步重点支持方向

近年来,宝鸡市深入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和文旅产品打造,已成为陕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今后的发展中,宝鸡市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要继续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着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采用行政、市场等手段持续提升旅游业质效,推进文旅强市建设。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结合职能职责,进一步加大对宝鸡市文旅工作的支持。一是推进文旅融合,以周秦文化为着力点,推动将图书阅读、非遗展示、艺术表演等文化服务融入到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驿站等旅游公共服务场所中。支持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非遗馆等文化场所创建A级旅游景区,提高旅游吸引力,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推出博物馆之旅、周秦文化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宝鸡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加强产品建设,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旅游厕所、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等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支持大水川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关山草原旅游景区、石鼓山景区、周文化景区、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三是强化工作合力,将进一步加强对宝鸡市文旅工作的指导,加强与省文物局、林业局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文物保护发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有关工作。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持续推进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    

感谢您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也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关注和支持陕西文化旅游的发展,共同推进陕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进程。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