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3-00064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70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70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3-08-21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陕文旅函〔2023〕205号  

金钦法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西安城墙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第17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西安城墙以内的“老城区”,保留有众多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时期的各类名胜古迹、遗址,传承着古都西安的历史文化根脉,代表着城市特色与气质,是当前“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重点关注的对象。加强西安城墙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是中省共建“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的重要内容,对有效保护国家文化遗产,践行陕西“文旅强省”战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于“与旅游业的高度融合”的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利用好城墙内历史文化资源。古城、古街、古镇、古村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以西安古都城市旅游建设为导向,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融合,在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方面,按照“古香古色、活态传承”的总体要求,突出建筑特色、产品特色、设施特色、服务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和以“西安鼓乐”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宝贵资源;在旅游服务方面,因地制宜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采用多元手段进行“资源活化”,提炼文物核心价值,运用科技手段阐释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文旅业态。打造好人文历史类精品景区。依托城墙内厚重的、高品位的文化遗迹、文博院馆、宗教文化、红色旅游等历史文化资源,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城市重大文化工程建设机遇,谋划重点项目,继续培育壮大西安城墙景区、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大唐西市文化景区、广仁寺文化景区、易俗社、永兴坊、钟鼓楼等景区景点,持续提升回民街、革命公园等文化内涵和服务设施,打造城墙内重要旅游打卡地和市民休闲节点,努力形成城墙内旅游目的地品牌。三是不断大城墙内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宣传城墙内文旅重点项目进行对外营销和专题宣传推介利用多种互联网宣传手段进行宣传推广,组织推介西安深厚的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关于“政府统筹,依法实施,让社会各界优质资源参与到古城墙内建筑之中”的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西安城墙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工作,在《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势,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华夏文明之源、“天然历史博物馆”之城。持续扩大“西安城墙”等文化标识影响力,加强西安都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加快中华文明根脉城市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增强世界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对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辐射引领作用。

下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彰显历史文化价值、讲好陕西故事为目标,保护好城墙内承载中华价值与地域特色的代表性载体,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一是完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开展历史文化保护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技术标准和各类保护对象的评选认定办法。支持西安市加快出台相应的保护传承地方性法规、管理办法、政策措施,共同搭建城墙内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法制框架。二是搭建文旅展示网络。整合城墙内历史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网,构建融入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精品线路、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彰显城市精神。推进各类纪念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历史文化展示设施建设,实施一批高水准和标志性的文化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项目,让广大人民群众多层面接受文化熏陶,增强文化自信。依托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培育文化产品研发基地,支持设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推动相关影视产品制作,推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三是推动多方参与。鼓励各方主体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发挥积极作用,持续投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吸纳全社会关心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志愿者以及热心人士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深入、细致地挖掘文化遗迹中的历史沿革与文化,让历史文化遗迹融入到更多的居民生活中,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良好格局。四是加强宣传推广。组织开展传统节庆活动、纪念活动、公益活动、文化年、保护日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主题活动,创新表达方式,以新闻报道、电视剧、电视节目、纪录片、动画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感谢您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也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关注和支持陕西文化旅游的发展,共同推进陕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进程。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