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3-00038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65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65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3-08-08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陕文旅函〔2023〕177号

尚飞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第26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坚定文化自信,突出重点,补齐短板,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多方搭建平台载体,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和园区(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一是制定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发展。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印发《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关于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财税金融政策的若干措施》《推动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打造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认真落实免征省属文化旅游企业资本收益、文化旅游企业财税优惠、小微文化旅游企业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等扶持政策,为文化旅游企业发展增强动力。

二是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的长安诗灯、盛唐密盒、长安十二时辰等创新体验,《长恨歌》《复活的军团》《延安十三年》等70余场旅游演艺,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游客呈现多元文化体验,吸引了强大的客流和资金流。依托文化文物资源打造的秦亲宝贝、唐富贵、鎏金铜蚕等文创产品和文物仿制品进入中国礼物品牌。“长安十二时辰+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创新实践入选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成果公示名单。依托科技资源打造的裸眼3D四折幕沉浸式体验项目为代表的“5G+文旅”示范应用场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白鹿原影视城获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称号。秦亲宝贝、唐妞、兵兵有礼、戏宝盟等一批动漫游戏衍生品带给了人民群众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消费体验。

三是不断拓展宣传渠道。持续抓好“文化陕西”“丝绸之路起点,兵马俑的故乡”等主题宣传推广,着力打造“三秦四季”陕西旅游宣传营销品牌,策划实施“春生夏长·惠风和畅”“夏阅三秦·畅旅欢歌”“秋色宜人·慢步三秦”“飞雪踏歌·冬韵三秦”系列旅游宣传活动,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文旅市场恢复注入了活力。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在央视新闻频道投放文化旅游形象广告,与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合作,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推介陕西文化旅游形象。去年以来,陕西文旅在多个重大节假日火爆全网。

四是完善人才支撑机制。组织开展全省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摸清现状底数,逐项梳理问题短板,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开展文化艺术领域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制定工作,重点区分类别、分清层级、划分范围,形成文化艺术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认定标准。科学编制《陕西省文化和旅游人才建设规划》。加强新时代文艺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创作人才培养工作计划,选拔国有文艺院团中青年艺术骨干赴高校进修学习,举办好全省各类艺术人才培训班,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好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陕西担当。

一是全力推进“文旅+、+文旅”全业融合。着力打造兵马俑、太白山世界级旅游景区,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针对延安红色文化富集的实际,设计追寻思想之旅研学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把陕西建设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地。高质量建设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丝绸之路、黄河文化、黄土高原风景道、红色旅游目的地、秦巴山区生态文化旅游区,拓展延伸现代旅游产业链。

二是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曲等品牌影响力。叫响“文化陕西”“国风秦韵”“丝绸之路起点,兵马俑的故乡”国际品牌。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国西部文博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博会等节会活动。支持文化文物试点单位开发主题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办好旅游商品和国际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等赛事,推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IP形象、打造千种以上文化内涵丰富、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推动特色IP产品、品牌、企业加入“中国展区”计划。加强与境内外各类机构合作,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健全海外营销网络,扩大国际知名度。

三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支持区域内文化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省内外各地的文化创意人才关注和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针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数字创意、文化金融、品牌建设等重点领域,以高端创意设计、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办好一系列人才培训班、研修班,不断提升文化产业人才质量和水平;发挥高校院所、文化企业、园区基地、创业创意孵化器等各自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加强文化产业领域智库建设,组建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为文化产业工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