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3-00013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92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92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3-06-26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陕文旅函〔2023〕113号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夯实乡风文明基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第9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凝聚精神力量、提升乡村吸引力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四五”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制度设计,持续推动落实,全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加强,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截止目前,已实现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镇(街)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陕西省阅读文化节、陕西省群众文化节等一批群众文化品牌项目持续实施,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秧歌、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贵单位提案中指出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契合我省当前实际,也是当前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着力推动的重点工作。《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根据贵单位提出的建议,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计划从以下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一、关于“加大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提档升级,着力搭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台”。

一是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乡村振兴专项考核,指导基层持续抓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补短板工作,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二是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经费,持续做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基层将农家书屋纳入县级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一批高品质乡村分馆。三是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和服务供给,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为抓手,组织开展“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评选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专业化运营。四是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指导宝鸡市千阳县、延安市吴起县、安康市旬阳市、宁陕县开展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评估定级试点工作,为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探索经验。五是坚持示范引领,组织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乡镇(街道)创建评选,开展第二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中期检查督导,启动第一批示范县(区)创建工作验收,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进典型。六是推动全民阅读。以“全民悦读 最美三秦”为主题,举办第十一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发布“石渠书榜”之“年度老陕最爱读的书”,策划开展陕西文化大讲堂、蒲公英绘本屋走基层等系列大型阅读推广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构筑书香陕西。

二、关于“推进村(社区)群众性文艺队伍建设,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主角”。

一是加强基层文艺骨干培训。2023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分陕北、关中、陕南三片,在延安、蒲城、佛坪组织开展陕西省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围绕《总分馆服务模式下的基层阅读推广工作》《未成年人服务工作方法及少儿阅读推广》《数字阅读推广》等主题,对基层图书馆馆员、优秀阅读团体负责人以及县级图书馆分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举办全省群众书法、舞蹈、农民画等系列培训班,面向一线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帮助提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下一步,将持续抓好基层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夯实基层公共文化发展基础。二是举办“陕西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动员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镇(街)、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以及从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关团体(演艺机构、协会等),围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支持农民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真正让群众唱主角。三是组织开展陕西省“群星奖”评比。以陕西省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奖评比为契机,组织群众文艺工作者开展精品创作,邀请专家进行点评、培训,不断提升群众文艺创作水平,推出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四是加大“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力度。创新开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宣传推广周活动,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及各类服务和活动的知晓率、参与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群众艺术普及力度,依托各类网络平台,广泛开展书法、绘画、音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艺培训,推出一批全民艺术普及慕课,方便群众在线学习。

三、关于“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营造良好的倡导乡风文明的氛围”。

一是创新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办好“大地欢歌”乡村文化活动年、2023年陕西省群众文化节系列活动,组织“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示范性巡演,持续开展广场舞、“大家唱”、“四季村晚”等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二是常态化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指导全省各地扎实开展戏曲进乡村工作,支持艺术团体(包括省市品牌化的群众文艺团队)到农村基层进行演出,将戏曲进乡村工作列入各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和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用好“秦岭视云”实行网络监管,推动戏曲进乡村线上直播,确保每个镇(街)年度演出不少于8场。三是大力推广安康实践经验。安康市在开展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中,形成了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引领公共文化创新发展成功经验,在推动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前期推广安康经验的基础上,在安康举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对其他市区基层公共文化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与乡风文明更好地融合。

感谢贵单位对陕西公共文化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