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 索引号 11610000MB296425XN/2023-00012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文化和旅游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307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307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3-06-11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陕文旅函〔2023〕107号

金涌委员:

您提出的《繁荣发展陕西文化旅游事业的几点建议》(第30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文旅行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到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聚焦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全面推进“旅游+”“+旅游”,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整合优势资源,不断创造更优质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关于“打造陕西的秦、汉、唐文化主题旅游”

(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先后编制出台了《陕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陕西省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建设工作方案》《陕西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建设工作方案》《陕西省丝绸之路起点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方案》《陕西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陕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关于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办法。推动各级政府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提前开展相关战略路径研究,谋划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新思路。尊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文化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形式体现文化,围绕构建“两核十区”融合发展格局的目标,全面梳理文化和旅游资源,出台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针对性政策,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全面提升文化陕西的国际影响力。(二)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积极培育企业主体。推动陕旅集团、陕文投、曲文投、曲文旅、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西影集团、陕西演艺集团等文化和旅游骨干企业的沟通交流和彼此认同,以资本为纽带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强强联合,培育一批覆盖旅游投资、旅游经营、文化创意、文化娱乐、影视制作、数字内容、文化制造等领域的综合性文化和旅游企业集团,提高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加快文旅休闲发展,提高融合质量和效益。积极打造休闲养生、体育健身、特色美食、文化演出、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加快休闲农业理念、业态、硬件、内涵、服务、体系、规模“七个升级”,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精品点。推广陕旅集团和华夏文旅公司的演艺模式,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创新演出形式和内容,创作一批高品质的旅游演艺产品。将文化演艺打造为发展“月光经济”的重要载体。丰富秦、汉、唐主题旅游商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时尚性、实用性、便携性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四)优化旅游景区服务,提升游客满足度。注重景区品质提升和旅游产品开发,加快景区的智慧旅游体系和标识系统建设,加大已有景区、沿路,近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文物资源,开发红色旅游、遗产旅游、研学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优化白鹿原文化产业基地、汉长安城遗址文化旅游景区、宝鸡岐山周文化景区、宝鸡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等64个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面向多元群体打造独具陕西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推动秦腔等地方戏曲、陕北陕南民歌、陕西民乐等非遗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推动博物馆、非遗传习所等文化资源纳入旅游线路,推动非遗传承人的创作、授教、表演等环节纳入旅游和研学活动,打造更多体现陕西文化特色的旅游精品。

二、关于“打造宗教文化主题旅游”

根据有关资料梳理,一般来说,宗教旅游是指以宗教景观、宗教生态环境、宗教活动以及宗教习俗资源为主要吸引物,以观赏、考察、参与、学习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世界上最早的宗教旅游活动应该是宗教徒赴宗教圣地进行的朝觐旅行活动,它对旅游活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主题突出。它不是一般的观光旅游或是度假旅游,而是以宗教文化爱好为基础,以获得特殊的宗教体验为主旨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属于专项旅游、特殊旅游的范畴。(二)重游率高。因为定期或不定期到宗教场所、宗教生态环境等参与宗教活动或是休息度假,跟一般观光游客相比重游率较高,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三)对季节性或市场价格不太敏感。因宗教主题旅游的对象和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特定,其旅游活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我省宗教场所众多,宗教资源丰富,发展宗教主题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一步,我厅将加强与民宗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推进发展宗教主题旅游。

三、关于“需要培养真正有文化的导游”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全面提升导游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导游专业素养研培相关活动。2019年,陕西省各级文化和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和导游行业组织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了40多场次的导游业务技能、专业素养、礼仪礼节等培训活动,培训人次达3000余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旅游企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的通知》,在线上为全省20000多导游提供了近千场次的线上培训。通过专业化、职业化的导游线上培训,不断夯实了导游员的理论基础,拓展了知识储备,提升了职业素养,增强了服务能力,为全省培养了一批讲政治、有正气、品德佳、专业精、服务好的优秀导游,全面强化了导游队伍建设。下一步,我厅将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统一安排,完成好我省全国导游大赛陕西选拔赛相关活动,圆满完成我省“金牌导游”培养计划。

四、关于“加强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

(一)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以“文化陕西”和“了解中国从陕西开始”旅游品牌形象为统领,充分搭建共享平台。一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立足陕西实际,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与流域各省市共同讲好黄河故事。二是加强“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推进与西北五省、海上丝路城市的旅游产业合作。三是继续加强联合北京、上海建立国内首个入境旅游省际合作机制,巩固提升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地位。(二)强化旅游与科技融合。抢抓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广泛运用的机遇,积极在文化领域推广应用5G等科技前沿技术。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信息化、数字化,推动智慧旅游建设,促进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创作旅游内容的动漫游戏产品、数字虚拟旅游景点、景观,提升旅游产品、旅游项目、旅游线路的科技含量,扩大旅游产品的影响力、渗透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加强文化旅游服务功能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旅游”“科技+文化”“科技+旅游”等业态,建设和培养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三)促进文旅产业消费融合。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个性的基础上,通过情景互动的活动式体验、科技支撑的智能化再现、主题文化的集聚式打造、文化延伸的商品式开发和文旅融合的产业化拓展等多种方式,丰富文旅融合载体形式,创新文化旅游表达方式,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创意营销。推动剧场、演艺、动漫游戏、5G与数字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从政策引导、企业发展、项目实施、平台搭建,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加大指导,为文旅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创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呈现方式和体验模式。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