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wap-close-wap.png" alt="" />
渭南 | 以文化惠民服务万家 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时间:2021-12-10
来源: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近年来,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创新发展理念,丰富文化供给,努力提供更高质量、更具有服务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提升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在渭南华阴太华办东王村党群服务中心,传来一阵阵喝彩声,这是今年来,华阴迷胡剧团第110次走进基层,为乡亲们民带来精彩的戏曲节目演出,演员们不畏严寒,用精彩的演绎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戏曲进乡村”已经成为渭南市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文化活动,为基层百姓送去文化大餐,丰富基层百姓文化生活,是渭南市文旅工作者多年来坚持的初心使命。“现在看戏都成为了我们的家常便饭,家门口就能看大戏,真的是在为我们老百姓谋福利。”一位华阴迷胡的忠实粉丝笑着说道。

近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创新供给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坚持让文化惠民活动服务于基层,持续开展“四进零距”“一元剧场”和“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累计惠及城乡群众450余万人。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艺术精湛的专业演出团体,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为基层尤其是精神文化相对贫乏的地区送去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渭南市青年秦腔剧团则是其中的一支队伍,其创新改编的秧歌剧《墙头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好评如潮,创排的《老屋》即将于春节前夕与戏迷朋友见面。该团每年在临渭区20个街镇办进行文化惠民巡回演出150场次以上。近期,团长韩民主带着自己的团队又一次走进临渭区崇凝镇,将《三娘教子》《五典坡》等经典戏曲送进乡村,服务于当地老百姓。

据统计,渭南市2021年“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活动演出1000余场,共派出14支演出团体,走进各个乡镇街道办开展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实现了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将精神食粮送进千家万户,让文化真正服务于人民。同时,各演出剧团还注重内容和形式创新,紧贴当地群众需求,创新编排出了各种接地气的优秀剧目,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成果。渭南市秦腔剧团作为市属专业文艺院团,通过秦岭云平台直播、线下演出等方式累计演出2000余场,其新创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根据地》已于今年11月7日在渭南市大剧院进行汇报演出,现场掌声不断,赞不绝口。市秦腔剧团还走进校园,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别样的传统戏曲文化课。“我们不仅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市秦腔团团长代九奎激动的说。近日,该剧团穿梭于高新区各个街道乡村之间,在严寒的冬日,为当地老百姓送去暖心的惠民演出。

“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繁荣文艺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重要论述为指南,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充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让文化服务于万家,增强群众文化自信。自“戏曲进乡村”活动开展以来,文化惠民活动已经成为渭南市公共文化服务长期灵活高效的机制,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践行初心使命,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开展,让公共文化服务为人民美好生活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