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地处铜川市老城区,建筑密集、设施老化,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340余人,是铜川市平均人口密度的6倍。随着铜川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推进,王益区公共文化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增加供给受到城市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无所作为又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示范区创建任务。
在省文化厅的指导下,经过1年多调研和探索,王益区通过引入社区合作治理新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红利。特别是在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的桃园街道光明社区创造性地探索出“一心多点”服务模式,圆满地完成了社区公共文化10分钟服务圈的体系构建。
“一心多点”是“一个中心+多个服务站点”的简称。“一个中心”是指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管理指导中心,“多个站点”是指将辖区隶属于不同单位、机构和个人的文化体育设施、服务资源、数字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文化中心户、群众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文化社团组织)等,按照合作治理原则整合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从而形成参与广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利用便利、内容丰富的服务站点分布,为城市、特别是为老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思考和经验借鉴。
光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整合前后
效能对比分析
项目 | 整合前 | 整合后 | ||||
类型 | 数量 | 类型 | 数量 | |||
设施与 服务 | 5类 | 图书期刊阅览 /电子阅览/体育健身/ 文艺演出/ 培训讲座 | 320㎡ | 12类 | 图书期刊阅览 /电子阅览 /体育健身/文艺演出/ 培训讲座 /舞蹈排练/书画/科普/泥塑/器乐/ 展览 /影视 | 3600㎡ |
服务机构 | 1类 | 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 1家 | 6类 | 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户/群众文艺团队/文化志愿团体/社会文化组织/社会文化体育场馆设施单位 | 14家 |
图书 | 10类 | 按照中图法有10个大类图书,主要是旧书 | 2100册 | 22类 | 按照中图法有22个大类图书,新书比例大幅增加 | 7800册 |
经费投入 | 社区公共文化经费投入 | 0.5万元 | 社区公共文化经费投入 | 2.5万元 | ||
专兼职 人员 | 管理2人/文化专业技能服务1人 | 3人 | 管理1人/文化专业技能服务36人 | 37人 | ||
文化活动时间 | 0.5小时/天·人 | 1.2小时/天·人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加快构建陕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程。近日,陕西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转发铜川市王益区公共文化建设“一心多点”服务模式的通知》,要求各地市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创新力度,参照学习借鉴。